石油化工我国碳排放增速长期高于世界,近年来增速加快。再加上目标日期的设定,我国2060年的目标日期相对较晚,但再加上碳减排的压力,我国的碳减排压力无疑是最大的。但我国碳排放结构与世界总体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二是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碳排放比重明显高于世界和欧美国家,达到28%,居我国碳排放第二位,但这一水平仍低于欧美国家交通运输业的水平。因此,中国的碳排放更多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而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业。中国碳减排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困难。工业和建筑业的经济贡献超过40%,有望成为中国“碳减排”改革的难点。一方面,制造业和建筑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对GDP的贡献率在40%以上,产业门类广泛,上下游关系密切,就业岗位众多。其产业升级将面临诸多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产业本身的改革动力相对较弱,相关激励政策的制定将面临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挑战。综上所述,中国的“碳中和”道路不仅时间短、任务重,而且面临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性问题。如果说新能源替代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优势,那么工业和建筑业的产业升级和碳减排将是“碳中和”的难点。中国的“碳中和”势在必行,但道路漫长。考虑到我国碳排放结构和可再生资源的优势,我国新能源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扶持,加快传统能源替代,享受新一轮能源改革推动的供给侧红利。建议关注光伏、风电、核电等绿色能源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机会。绿色能源推广加快,输电、储能需求有望继续释放,特高压、储能投资机会有望聚焦。随着新老能源的转换,输电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今后,要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大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确保清洁能源一体化及时同步。未来,特高压电网建设有望继续提速。此外,电力容量的高效传输和应用还有赖于大量储能技术的应用。储能一方面可以弥补火电调频响应速度慢的缺点,提高机组运行效率,还可以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能源配合使用,缓解波动,实现平稳控制,满足并网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储能可以提供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缓解电网拥堵,延缓输变电设备的扩容升级,提高输电效率此外,储能还可以与分布式光伏结合使用,实现电力的自发利用,从而降低用电成本,还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电路故障时保证可靠供电。未来,发电、输电各方面对储能的需求将不断释放。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3265008

邮件:service@maxgoldston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微信沟通
微信沟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