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5家银行中,有些银行没有或没有向某些用户展示存款产品。以杜小曼金融为例,在银行存款产品区展示的46家合作银行中,有27家没有产品在售。对此,杜晓曼金融客服解释,根据合作银行的营销策略,部分银行存款产品只向特定用户展示,不同用户看到的产品也不同。另外,可能是产品卖完后就下架了。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多为中小银行,其中城市商业银行41款,占比近一半。在国有大部门,只有工行和农业银行把存款产品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农业银行在互联网平台上只接入支付宝,显示没有产品在销售。大型银行有很多线下网点,储蓄归集成本已经体现在线下网点的布局上。即使加大互联网存储布局,边际效应也不明显;此外,与中小银行相比,大型银行获得储蓄的难度较小,部分分流成本的支出也不显著。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存款产品时,需要向平台支付“分流费”。银行一般按平台日均存款余额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向平台支付手续费,按月或按季度结算。同时,中小银行提供的存款产品几乎都是个人定期存款,主要是3年期和5年期。一年期最高利率为2.25%,三年期利率为4.125%,五年期利率为4.875%,已接近或达到国家自主定价机制的上限。这是依靠档案的利息产品持续下降和利率整体下降趋势的结果。今年上半年,利率超过5%的五年期银行存款产品并不少见。不过,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网上“揽存”一直是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方正证券银行研究团队指出,近年来,中小银行债方存款占比上升,而大银行占比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中小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增加所致。这主要是因为,在存款结构性压力下降的背景下,企业定期存款增长有限,部分负债压力转移到银行间存单和个人定期存款上,“虽然个人定期存款的利率较高,但由于仍然明显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存单发行成本,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更倾向于通过收取存款来降低债务的最终价值。兴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银行间存单市场,城市商业银行的完成率仅为60%左右,一年期发行利率一度达到3.4%。在低成本、弥补债务压力的同时,互联网平台的分流效应或许惊人。部分中小银行自今年4月起才开通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几个月来,他们吸收存款超过200亿元,占全部存款的25%。银行存款基础相对薄弱,2019年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为36%,但目前这一比例已飙升至85%,平台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上升到83%,主要是异地存款,而台地沉积已成为主要的矿床来源。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3265008

邮件:service@maxgoldston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微信沟通
微信沟通
返回顶部